1946 年 6 月,中共中央致電各軍區負責人說: “ 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我軍必須戰勝蔣軍進攻,爭取和平前途。 ” 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區軍民發出的號召是:
A . “ 武裝自衛 ” B . “ 向敵后發展 ” C . “ 救亡圖存 ” D . “ 解放全中國 ”
A
【詳解】根據材料 “1946 年 6 月 ” 結合所學可知, 1946 年 6 月 26 日 , 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大規模進攻 , 挑起全面內戰。此時 , 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后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地超過我黨,因此,面對蔣挑起內戰中共提出 “ 武裝自衛 ” 的號召, A 項正確; “ 向敵后發展 ” 是 1938 年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向新四軍的致電號召,排除 B 項; “ 救亡圖存 ” 是近代中國人民面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和本國封建勢力壓迫而發出的口號,排除 C 項; “ 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 ” 是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共中央向全國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提出的一個著名口號,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比較重慶談判與北平談判:
1.從形式上看:
都是國民黨主動提出和談,其目的基本上都是為了維護國民黨的統治地位。
但重慶談判是在國民黨軍事力量處于優勢的情況下為其軍事部署準備時間,另外給中國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將戰爭的罪責嫁禍于共產黨;
北平談判是在國民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國民黨主動求和的,目的是為了延緩時間,通過緩兵之計達到卷土重來或“劃江而治”的目的。
2.從結果來看:
中共都通過和談挫敗了國民黨的陰謀。重慶談判迫使蔣介石承認了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中共獲得了制止戰爭的主動權;
北平談判使國民黨的緩兵之計破產,人民解放軍迅速發起了渡江戰役,推翻了南京國民黨政權。兩次和談都存在結束內戰、實現民主政治的可能性。
但都因國民黨缺乏誠意而致使這種希望完全破滅。
重慶談判:
(一)時間:
1945年8月29日——10月10日?
(二)談判目的:
1、國民黨:爭取備戰時間;借和談誘使共產黨交出軍隊和政權。
2、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爭取民心;揭露陰謀、教育團結群眾。
(三)談判成果:
《政府與中共代表談判紀要》即《雙十協定》
1、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
2、國民黨迅速結束“訓政”,實施“憲政”;
3、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4、保證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權利等;
5、對于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等問題,中共雖然作出讓步,但是仍未能達成協議,留待政協商議。
(四)歷史意義:
1、中共在人民面前表明了爭取和平的誠意,政治上處于主動地位。
2、國民黨被迫承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政治上處于被動地位。
登錄并加入會員可無限制查看知識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