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記載 “ 開國承家,有法有制 ” ,認為國家應關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 “ 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 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 .推誠輔君,效功百姓 B .滅私徇公,堅守直道
C .守道與德,思退刑罰 D .威制天下,以案刑獄
A
【詳解】據材料 “ 開國承家,有法有制 ”“ 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 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 ” 可知,這些治理方式都是禮法規范和鄉約教化來順從君王統治,同時通過鄉約教化將儒家倫理道德與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結合,達到教化百姓、以維護統治的目的, A 項正確;材料未涉及 “ 滅私徇公 ” ,主要強調的是 “ 禮、法、鄉約教化 ” 的相輔相成,排除 B 項;材料主旨是強調國家治理方式是強調 “ 禮、法、教化 ” ,而不是廢除 “ 刑罰 ” ,排除 C 項;材料主旨是強調國家治理方式是強調 “ 禮、法、教化 ” ,而不是 “ 法治威嚴 ” ,排除 D 項。故選 A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