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vvt5r"></ruby>

      <p id="vvt5r"></p><output id="vvt5r"></output>

          <del id="vvt5r"></del>
          學科首頁 試卷詳情
          2022年新高考海南歷史高考真題含解析
          2022年新高考海南歷史高考真題含解析
          高中
          整體難度:偏難
          2023-06-19
          題號
          評分
          一、選擇題 (共15題)
          添加該題型下試題
          1.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 2.5 米左右, 屋宇以竹為棚,下居牲畜,人處其上 。人們用樹皮捆綁梁柱固定房架,以細長樹枝或竹片編成網狀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頂,在前后墻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體。這說明船型屋的建造取決于(

          A .人們的審美觀念 B .經濟發展水平 C .集體勞作的形式 D .傳統文化習俗

          難度:
          知識點:未分類
          使用次數:105
          復制
          收藏
          詳情
          加入組卷
          【答案】

          B

          【詳解】根據材料 人們用樹皮捆綁梁柱固定房架,以細長樹枝或竹片編成網狀骨架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黎族先民建造房屋的物品多為樹枝、泥巴、茅草,這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造成的, B 項正確;材料不涉及審美觀念,排除 A 項;材料未體現黎族先民的集體勞作形式,排除 C 項;材料沒有涉及黎族先民的文化習俗,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2.

          敦煌懸泉置遺址(驛站)出土的漢簡記載,該驛站有官卒徒御 37 人、傳馬 40 匹和傳車 10 多輛。在當時敦煌郡東西 300 千米的地面上有 9 座類似的機構。簡文中有 郡當西域空道,案廄置九所 ……” 的記錄。這反映了(

          A .亭傳郵驛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機構 B .絲綢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 .邊疆穩定是基層治理的有效成果 D .道路暢通是政令統一的重要基礎

          難度:
          知識點:未分類
          使用次數:205
          復制
          收藏
          詳情
          加入組卷
          【答案】

          D

          【詳解】根據 該驛站有官卒徒御 37 人、傳馬 40 匹和傳車 10 多輛。在當時敦煌郡東西 300 千米的地面上有 9 座類似的機構。 ”“ 郡當西域空道,案廄置九所 ……” 可得出當時通過設立驛站,保證政令傳輸信息的暢通,因此道路暢通是政令統一的重要基礎, D 項正確;亭傳郵驛不是交通機構,排除 A 項;沒有比較,不能得出是主要,排除 B 項;材料沒有體現基層管理,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3.

          西晉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歡用細毛氈子做頭巾、系帶兒、褲邊兒。有人戲說中原必會被西北的少數民族所擊敗,因為人們頭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產的, 能無敗乎 ?這一現象反映了(

          A .群言百家影響社會風尚 B .人口流動利于區域開發

          C .經濟往來促進民族交融 D .地方特產豐富人們生活

          難度:
          知識點: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民國初期和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的發展
          使用次數:207
          復制
          收藏
          詳情
          加入組卷
          【答案】

          C

          【詳解】根據 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歡用細毛氈子做頭巾、系帶兒、褲邊兒。有人戲說中原必會被西北的少數民族所擊敗,因為人們頭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產的 可得出漢族的習慣中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內容, 體現了民族間的交融, C 項正確; 群言百家指各家著述,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 A 項;材料體現的不是人口的流動,也不是地方的物產,排除 BD 項。故選 C 項。

          4.

          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 廣植桑棗者 免稅, 伐桑棗為薪者 治罪;西夏有 禁民伐桑棗為薪 的規定;金朝也規定 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 ,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象說明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表現在(

          A .疆域拓展 B .民戶管理 C .文化認同 D .政權認同

          難度:
          知識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宋明理學
          使用次數:248
          復制
          收藏
          詳情
          加入組卷
          【答案】

          C

          【詳解】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宋、西夏和金都下令種植桑樹和棗樹以表現仁政,由此可知他們在政治層面都采取了類似的做法,這是文化認同的表現, C 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認同,不是疆域拓展、民戶管理和政權認同,排除 ABD 項。故選 C 項。

          5.

          《漢書》記載 開國承家,有法有制 ,認為國家應關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 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

          A .推誠輔君,效功百姓 B .滅私徇公,堅守直道

          C .守道與德,思退刑罰 D .威制天下,以案刑獄

          難度:
          知識點:古今中外法律、法治、反腐
          使用次數:223
          復制
          收藏
          詳情
          加入組卷
          【答案】

          A

          【詳解】據材料 開國承家,有法有制 ”“ 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 ”“ 宋代以后,儒學士人以鄉約教化鄉里。到了明清,鄉約與法律逐漸合流 可知,這些治理方式都是禮法規范和鄉約教化來順從君王統治,同時通過鄉約教化將儒家倫理道德與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結合,達到教化百姓、以維護統治的目的, A 項正確;材料未涉及 滅私徇公 ,主要強調的是 禮、法、鄉約教化 的相輔相成,排除 B 項;材料主旨是強調國家治理方式是強調 禮、法、教化 ,而不是廢除 刑罰 ,排除 C 項;材料主旨是強調國家治理方式是強調 禮、法、教化 ,而不是 法治威嚴 ,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本卷還有14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立即下載
          全選試題
          編輯試卷
          收藏試卷
          試題總數:
          19
          總體難度:
          偏難
          難度統計
          難度系數
          數量
          占比
          中等
          16
          84.21%
          偏難
          2
          10.52%
          容易
          1
          5.26%
          題型統計
          大題類型
          數量
          占比
          選擇題
          15
          78.94%
          綜合題
          4
          21.05%
          知識點統計
          知識點
          數量
          占比
          未分類
          5
          26.31%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民國初期和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的發展
          1
          5.26%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宋明理學
          1
          5.26%
          古今中外法律、法治、反腐
          1
          5.26%
          歷史杰出人物 “亞洲覺醒”的先驅
          1
          5.26%
          近代中國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爭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
          5.26%
          史學研究題
          2
          10.52%
          世界文化遺產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
          1
          5.26%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1
          5.26%
          古代中國的經濟 商業的發展
          2
          10.52%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向封建專制統治宣戰的檄文
          1
          5.26%
          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1
          5.26%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科技成就
          1
          5.26%
          版權提示

          該作品由: 用戶孫成飛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
          終身vip限時199
          全站組卷·刷題終身免費使用
          立即搶購


          0
          使用
          說明
          群聯盟
          收藏
          領福利
          精品影视高清无码,免费亚洲中文欧美_ 三级无码乱伦亚洲,精品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ruby id="vvt5r"></ruby>

              <p id="vvt5r"></p><output id="vvt5r"></output>

                  <del id="vvt5r"></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