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學者考證,春秋末年,陳國司徒轅頗向封疆內所有的田地征取賦納。轅頗遭到擁有一定數量田地的國人驅逐,逃亡到鄭國。這一考證可以說明( )
A .官僚政治的腐朽 B .貴族與農民階級矛盾尖銳
C .土地制度的變動 D .諸侯權威遭到卿大夫挑戰
C
【詳解】陳國司徒轅頗因征收田賦被擁有一定數量土地的國人驅逐,這說明當時陳國境內土地私有情況已經出現,土地制度由井田制逐漸向土地私有轉變, C 項正確;這一時期依然是貴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 A 項;國人不屬于農民,排除 B 項;材料未涉及到諸侯和卿大夫之間的矛盾,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漢初,朝廷讓功臣和他們的子弟們占據要津,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把 “ 能書會計 ” 和 “ 頗知律令 ” 規定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漢初( )
A .選官重視品德才能 B .將儒學作為主導思想
C .注重任用專業吏員 D .皇權與士族相互依賴
C
【詳解】根據材料信息 “ 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把 ‘ 能書會計 ’ 和 ‘ 頗知律令 ’ 規定為文吏的基本技能。 ” 并結合所學可知,重用文吏,體現出文化與政治聯系緊密,強調官員任職的專業性, C 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出官員的選拔重視品德才能,排除 A 項;漢武帝時期,儒學成為占據統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排除 B 項;材料未體現出皇族與士族相互依賴的內容,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唐人崇尚 “ 晉賢真跡 ” ,爭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為代表的江左書法風格,進士及第后在雁塔題名的字跡被認為皆有 “ 江左遺風 ” 。這主要反映出,唐代( )
A .江南文化成為主流 B .科舉推動行書步入盛世
C .市民文化需求強烈 D .書法藝術吸納六朝元素
D
【詳解】根據材料 “ 唐人 …… 爭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為代表的江左書法風格 ” 可知,唐朝在書法上受到南方書法的影響比較深,這可以反映出唐代書法藝術吸納六朝元素, D 項正確;雖然唐代有南方的影響,但不能說江南文化成為主流,排除 A 項;材料不能反映科舉對行書的推動,排除 B 項;江左書法風格多是士人追求,與市民文化不符,排除 C 項。故選 D 項。
元朝創建行御史臺 “ 主察行省 ” 。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 “ 有欲專肆而忌廉察官者 ” ,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經重臣董文用據理力爭,該圖謀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這說明元代( )
A .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 B .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
C .地方的吏治問題得以解決 D .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
B
【詳解】根據材料 “ 元朝創建行御史臺 ‘ 主察行省 ’...... 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 ” 可知,元朝建行御史臺監察行省,江淮行省 “ 欲專肆 ” 建議行御史臺隸屬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臺不受行省節制在法令上被確認,說明行御史臺能夠更好的監察地方,地方權力的監督機制得到改善, B 項正確;行省長官的特權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 A 項;通過材料信息無法判斷地方吏治問題解決程度,排除 C 項;行省事務最終由朝廷大臣決定,不符合史實,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區 “ 耕漁之外,男婦并工 …… 織布、織席、采石,造器營生 ” ,婦女收入在家庭經濟來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會上追求財富、重視自我的風氣頗為興盛。與這些現象密切相關的是( )
A .經濟社會多元發展 B .重農抑商政策明顯松弛
C .朝廷放松社會控制 D .宋明理學強化家庭倫理
A
【詳解】根據題干中明朝中后期 “ 耕漁之外,男婦并工 ”“ 婦女收入在家庭經濟來源中占有很大比重 ” 和 “ 追求財富、重視自我的風氣頗為興盛 ” 可知,此時江南地區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程度發展,進而在社會風氣上產生影響,故與之密切相關的是經濟社會多元發展, A 項正確;明朝中后期重農抑商政策并未出現明顯松弛,排除 B 項;商品經濟快速發展與朝廷放松社會控制關系不大,排除 C 項;宋明理學強化家庭倫理反而不利于商品經濟發展,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本卷還有15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ycx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