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常念 “ 周孔之教 ”“ 子曰詩云 ” ,著力宣揚仁愛仁道,忠恕孝道。這說明顏氏家訓( )
A .摒棄佛道思想 B .重視家庭倫理 C .秉承儒家文化 D .創新教育方式
C
【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南朝顏之推注重宣揚仁愛、忠恕、孝道等儒家思想,這說明顏氏家訓秉承儒家文化, C 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佛道思想,排除 A 項;材料未涉及家庭內部的倫理秩序,排除 B 項;材料未涉及教育方式的創新,而是傳承儒家思想主張,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如表為古詩(摘錄),由表可見( )
詩人 | 詩句 | 出處 |
孟浩然 | “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 《過故人莊》 |
王維 | “ 牧童望樹去,獵犬隨人還。 ” | 《淇上田園即事》 |
白居易 |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 | 《觀刈麥》 |
A .政治穩定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B .勞動生活是詩歌創作源泉
C .科技進步推動了文學的創作 D .宮廷文化已經普及到民間
B
【詳解】材料詩中都涉及到農業生活、農牧生活、農作物等意向,這些創作素材顯然都是來自于農業勞動生活, B 項正確;材料詩中未提及政治局勢,無法得知是否是政治穩定的促進作用,排除 A 項;材料中沒提及農業工具或其他科技成果,無法得知文學發展是否與科技進步有關,排除 C 項;材料中 “ 田家 ”“ 牧童 ”“ 小麥 ” 都不是宮廷文化,因而與宮廷文化的普及沒有關系,排除 D 項。故選 B 項。
顧愷之是我國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畫家,其開創的繪畫理論是( )
A .以形寫神 B .崇尚意境 C .畫龍點睛 D .計白當黑
A
【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東晉時期,顧愷之開創的繪畫理論是以形寫神, A 項正確;宋朝文人山水畫的特征是不注重寫實,崇尚意境,排除 B 項;南朝張僧繇繪畫被稱為 “ 畫龍點睛 ” ,形容他的繪畫逼真和神奇,排除 C 項;南宋山水畫體現 “ 以虛帶實 ” 、 “ 計白當黑 ” 的無窮意境,排除 D 項。故選 A 項。
書法藝術發展為自覺階段的時間( )
A .唐朝 B .秦漢時期 C .魏晉南北朝 D .北宋
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發展為自覺階段, C 項正確;排除 A 、 B 、 D 三項。故選 C 項。
佛教畫風格從圖 1 到圖 2 的變化反映了( )
A .南北文化交流與融合 B .壁畫藝術發展到了頂峰
C .宗教畫本土氣息濃厚 D .佛教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C
【詳解】依據圖示可以看出圖 1 西魏的佛像嚴肅莊重、服飾簡單,圖 2 中佛像涉及了女性形象,而且服飾華美、表情溫和慈祥。結合所學可知,唐朝文化政策和社會氛圍比較開明,宗教畫本土氣息濃厚, C 項正確;佛教是外來文化,因此圖示信息不能體現南北文化交流與融合,排除 A 項;僅從兩幅圖示信息不能得出 “ 壁畫藝術發展到了頂峰 ” 的結論,排除 B 項;唐朝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而非佛教,排除 D 項。故選 C 項。
本卷還有30題,登錄并加入會員即可免費使用哦~
該作品由: 用戶小小分享上傳
可圈可點是一個信息分享及獲取的平臺。不確保部分用戶上傳資料的來源及知識產權歸屬。如您發現相關資料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 可圈可點 ,我們核實后將及時進行處理。